close

       初期剛開始做饅頭時,揉饅頭倒覺得還好,就是饅頭老是蒸不好,不是塌塌的,就是皺皺的,老是蒸不出外面那漂亮的外形。
       也上網查問題在哪邊?但不知是因為不是用自己發酵的天然酵母的關係,還是操作上有問題,就在蒸饅頭上也還是時好時不好。
       隨著經年累月的累積經驗下來,雖不能說是每次都蒸的很好,但也八九不離十都蒸的不錯了。
提供一下個人的經驗,以不鏽鋼鍋蒸籠為主:
一、夏天比冬天問題少,溫度的問題:夏天溫度高當火源關掉後溫度降溫不會很快,鍋的內外溫度差別不太大,蒸好的饅頭幾乎都沒問題,但冬天採取兩次降火源再關火,鍋內部溫度仍高,但外面的冷空氣也很涼冷溫差大,容易造成一掀鍋蓋,饅頭就起皺。這時在排除其他問題的情況下,試著延長掀鍋的時間,狀況會有改善。
二、第二次發酵注意溫度:夏天還好溫度變化不大,冬天溫度低,在發酵過程中溫度會降溫偏低,這時要再加溫,不然要發酵很久。
三、第二次發酵的時間過長:用自己養的天然酵母菌做饅頭,通常第一次發酵的時間我不是很在意,但第二次的發酵時間過長,會造成發酵過度,饅頭內部空間空氣多,一蒸好饅頭就皺皺的。若在加上溫差問題那饅頭就更難看了。
四、蒸饅頭的火源過大:一般蒸東西都需要大火蒸,但在蒸饅頭時,只要中火火源不超過鍋底就可以了,火太大溫度高會把不鏽鋼鍋蓋往外推,個人推測,鍋蓋一開一閉合就造成內部空氣不穩,蒸出的饅頭就容易皺皺的。但火源也不能小到蒸不熟饅頭。
五、掀鍋蓋動作慢滴水珠:剛開始做饅頭蒸饅頭時,總怕掀鍋太快溫差大會造成饅頭皺皮,但慢慢移鍋蓋會讓鍋蓋的水滴下去,造成饅頭表面濕一塊,也不想包布巾吸水,才會想到慢慢降鍋溫,再快掀鍋蓋的做法,如此做有改善饅頭蒸的狀況。蒸出的饅頭較漂亮。
六、蒸饅頭的時間太長:剛開始做饅頭的人,在時間的拿捏上確實會有疑問,尤其是重量改變時。我自己的判斷是饅頭味,在蒸一段時間後會有饅頭的香味出來,這時表示已經差不多了,可以把火關小一點,開始做慢慢降溫的動作,蒸出來的饅頭都可以吃。
七、一般蒸鍋是有孔洞的,蒸饅頭時會放塊乾棉布,布要蓋滿孔洞,布沒蓋滿孔洞造成掀鍋蓋時,溫度快速變化也可能是饅頭產生皺皮的因素之一。

       其實做饅頭時,雖然有時候會發生問題,但因為都是自己要吃的,所以都覺得還蠻好玩的,想一想問題有可能如何產生,想改善的方式,有時還會故意想這樣做是否會有自己預測的結果,被家人笑說真是太無聊了,但我有時還真是樂在其中呢。

康熊:康媽,想寫這一篇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好笑經驗?
康媽:是啊,記得剛開始在冬天蒸饅頭時,曾經有蒸出同一鍋的饅頭有正常的、有表面皺皺的吃起來正常;也有全部縮皺在一起成原來的三分之一大的,吃起來像發糕,看了真的會哭笑不得,還真不知自己為什麼會把好好的饅頭弄成這個樣子?
康熊:後來哩,找到原因了嗎?
康媽:有想過;這幾年幾次下來幾次不同的狀況,發現在夏天比較沒這個現象,在冬天大概是發酵時間過長、天氣冷、溫差大、又加上太大的火源加總在一起,較可能形成這個樣子。
康熊:想破頭了?
康媽:是啊!每次要回頭想還真是頭痛啊!

文章可以轉載,請註明出處與網址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康熊和酵母家族 的頭像
    康熊和酵母家族

    康美雅 kangao3u83的部落格

    康熊和酵母家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